植物油較健康?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錯誤 身體反發炎
2025/04/08 10:51:43文/由NOW健康授權轉載
【NOW健康 編輯部/整理報導】攝入油類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?完全錯誤!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指出,臨床發現很多民眾都會擔心,只要吃油就會提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,其實這是不對的觀念。因為油脂除了是增加食物美味的潤滑劑之外,也是提供人體重要能量的來源(每1克的脂肪可以提供身體9大卡的熱量),最重要是,油脂能夠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、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,還是荷爾蒙組成的重要成分。完全不攝取任何油脂,反而危害健康。
人體無法製造必需脂肪酸 完全不攝取恐引發多種疾病
油脂中含有「必需脂肪酸」,而必需脂肪酸是一種人體無法自行製造的成分,因此只能仰賴食物及烹調用油取得。如果人體缺乏必需脂肪酸,對健康的影響小至皮膚乾燥脫皮、引發過敏,大到內分泌失調、罹患心血管疾病、生長遲緩、免疫系統疾病,加速身體老化等,不容小覷。換言之,好的油脂除了能提供身體必需脂肪酸之外,還能降低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,所以正確的觀念,應是攝取好油勝過不吃油。
油脂依照組成結構,可以分為飽和脂肪酸以及不飽和脂肪酸,不飽和脂肪酸又可以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。陳詩婷指出,常有民眾以動物油(多為飽和脂肪酸)或植物油(多為不飽和脂肪酸)這兩種分法來說明油的好壞,其實這樣的區分是不正確的。要區分油的好壞應該要回歸到脂肪組成的元素,依照油品中脂肪酸的比例,才能選對油品。
多元不飽和脂肪酸: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攝取比例應為1:1.5
但到底是什麼樣的比例能算是有益身體的呢?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的建議,油脂攝取的最佳比例為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:單元不飽和脂肪酸:飽和脂肪酸=1:1.5:0.8」,其中,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內的Omega-3以及Omega-6,其理想比例則為1:1。
上述的重點在於過去我們總認為攝取過量飽和脂肪,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,因此,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不應該吃太多的飽和脂肪;不過其實我們過去認為比較健康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,若是吃錯比例,同樣會讓身體生病或是發炎。
平衡身體發炎反應 Omega-3:Omega-6攝取比例應為1:1
這是因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裡頭有分為Omega-6(亞麻油酸)及Omega-3(次亞麻油酸),其中,在Omega-6脂肪酸裡頭,有個叫「花生四烯酸」的成分,它會分泌前列腺素,讓身體的發炎反應上升;而Omega-3則有助降低發炎反應、保持血管彈性,同時能夠穩定神經。這就是為什麼營養界推崇Omega-3和Omega-6最理想比例最好落在1:1的原因。遺憾的是,絕大多數的烹調植物用油,都含有較高量的Omega-6脂肪酸,導致國人攝取的Omega-6遠大於Omega-3,其比例甚至差距到15:1,甚至30:1。
要知道當這兩個指數不平衡,「身體就更容易處於發炎的狀況」。研究發現,常見的許多發炎疾病及自體免疫疾病,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、氣喘、阿茲海默症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克隆式症、潰瘍性結腸炎、A型免疫球蛋白腎病變、紅斑性狼瘡或狼瘡、經期不舒服、乾癬或牛皮癬、骨質疏鬆症、牙齦炎等,都與Omega 6脂肪酸攝取過量有關。(文章授權/常春月刊)
文字編輯:吳思奕
# 首圖來源/Freepik
◎原文,本文內容已獲 NOW健康 授權,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