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金老菜脯身價飆破萬元!饕客:比晶片還難買

分享:

黑金老菜脯身價飆破萬元!饕客:比晶片還難買

2025/02/24 11:21:43文/品觀點綜合編輯

由白蘿蔔製成的老菜脯,經過長時間醃漬後,不僅色澤光潔、皮柔肉酥、香脆可口,更具有消食開胃的功效。然而,真正令人驚訝的是其驚人身價,特別是10年以上的陳年老菜脯,被視為最上乘品質,價格更是不菲。

業界人士透露,頂級老菜脯的稀有程度令人咋舌。布袋東港社區合作社的林渝捷表示,菜脯隨著時間增值,每年價格都在上漲。更令人震驚的是,菜脯製作工廠第四代老闆邱弘涵透露,20年以上的老菜脯每斤售價竟然破萬元,他甚至形容「比晶片還難買」,凸顯了這項食材的珍稀程度。

製作老菜脯的過程極為繁複,絕非簡單存放即可。首先,選用不去皮的白蘿蔔,以粗鹽反覆攪拌壓水,去除水分後放入缸甕。接著,用大石頭壓住蘿蔔加速脫水,約5天後取出曝曬一天。當觸感不黏軟時,再放回缸甕密封,靜置於陰涼處,一年後即可完成初步製作。

隨著時間推移,老菜脯的色澤會逐漸變化。3年後呈現褐色,15年後轉為深褐色,20年後則會變成黑色。這一過程中,「耐鹽性菌株」持續進行發酵反應,菜脯會自然產生鹽巴結晶體,這是正常現象,也是造就其獨特風味的關鍵。

被譽為「台灣黑人參」的老菜脯,其製作過程遵循古法,經過醃、壓、翻、曬四道工序,再經20年以上發酵,最終形成特殊風味與香氣。這種長時間精心製作的成果,不僅能開胃促進食慾,更成為饕客追求的珍品。

老菜脯的價值持續攀升,反映了傳統工藝與時間淬煉的珍貴性。隨著製作技術的傳承和消費者對高品質食材的追求,老菜脯的市場需求有增無減。然而,由於製作過程耗時且需要專業照料,真正高品質的老菜脯供應量十分有限,這也解釋了為何其價格能夠如此昂貴。

 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