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性別暴力氾濫!6成國人受害 男同志達3成

分享:

網路性別暴力氾濫!6成國人受害 男同志達3成

2024/07/17 13:19:33文/記者 凌君浩
網路性別暴力氾濫!6成國人受害 男同志達3成

隨著數位科技迅速發展,生活便利性提升,卻帶來了複雜與多元的網路性別暴力樣態。衛福部16日公布國內首次「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狀況調查」,結果發現,18到74歲國人中,近6成曾遭受網路性別暴力,以「騷擾」最常見,最常遭受網路性別霸凌的族群為「非異性戀男性(男同志)」。專家分析,顯示在數位網路時代,性別暴力事件並非稀少,對於民眾來說更是普遍經驗。

衛福部指出,18-74歲民眾遭受網路性別暴力的1年盛行率為47.4%,終生盛行率為59.4%;如扣除訊息騷擾,則1年盛行率為26.7%、終身盛行率為42.3%。在各類暴力樣態中,以「騷擾」終生盛行率48.5%最高,其次是「羞辱與攻擊」26.0%、「跟蹤或肉搜」21.8%。

以被害人年齡來說,30至39歲終生盛行率71%最高,其次為25至29歲之67.4%、40至49歲之62.9%、20至24歲之61.1%。此外,65至74歲終生盛行率雖為最低,卻也高達43.6%,顯見網路性別暴力被害人是不分年齡的。如以性別及性傾向分析,非異性戀男性終生盛行率30.2%最高,其次依序為非異性戀女性15.2%。

調查特別指出,男同志遭遇網路性別暴力發生率高,卻常因對於報警缺乏週知的正面經驗分享、出櫃風險、不知如何求助、社會及周遭的人缺乏同理共感等,造成其求助困境與障礙。

由於藝人黃子佼持有兒少性影像,引起社會大眾關注,衛福部因應影像性暴力案件被害人的服務需求,2023年8月15日起成立性影像處理中心做為全國單一窗口,全年無休受理性影像案件被害人之申訴,進行移除、下架,並成立電話熱線提供諮詢服務。

據衛福部統計,2023年8月15日至2024年5月31日止,性影像處理中心共受理1150件申訴案件、754名被害人;被害人以女性69.9%最多,男性為30.1%;並以18至24歲42.6%為最多,其次為25至34歲25.3%、13至17歲20%。性影像散布者以網友62%最多,其次為伴侶16%。

衛福部指出,考量性影像案件無國界及持久、很難完全中止的特性,較傳統性侵害案件造成傷害更恆久、更強,衛福部將性影像處理中心納入全國8家性創傷復原中心服務對象,提供心理諮商、治療與輔導等。

衛福部提醒民眾,被害人除可透過性影像處理中心申訴移除性影像,亦可自行至警局報案,由檢警視案件需要聲請搜索扣押嫌疑人持有的性影像,並透過被害人保護命令,禁止加害人重製、散布性影像。

計畫主持人、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特聘教授王珮玲表示,網路性別暴力事件中,往往先責備被害人,除了要建構友善社會,隨著社會資源慢慢布建,希望建構更友善的司法環境,讓被害人能勇敢走出來。

政大新聞系副教授方念萱說,調查深度訪7名同性戀男性,有些人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偷拍,例如到對方家中被所謂的貓咪監視器偷拍,這些人面臨的求助困境,包括受暴時失語、對於報警缺乏正面經驗、擔心出櫃風險、不知如何求助、社會缺乏同理共感等,導致受害人出現無助感,更擔心遭加害人反告。

全芯創傷復原中心社工師林芮璿強調,經歷數位性別暴力的被害人,被害人面臨更嚴重的社會斷鏈,對他人的信任感受到破壞,警覺程度更高,除了心理上需要長期復原,也非常需要環境上持續幫忙,需要更多友善的回應,旁人一個眼神、一句話語,都可能引起當事人的情緒起伏,必須長期接受治療,甚至使用抗焦慮藥物,才能逐漸緩解焦慮。

相關新聞